“那以公台之见,该当如何?”
“交于朝廷,以正视听。”
陈宫掷地有声,像是说着理所应当的事情。
吕布心中微微摇头,交给朝廷,董白和徐荣必死。
从陈宫加入他麾下以来,所想的方案大多都是基于朝廷的方向,进行的谋划考虑。可在吕布上一世的记忆中,陈宫并不是一个死忠于汉室的人物,甚至还用过些宵小手段,远不如现在这般刚正廉直。
是什么让陈宫性情大变呢?
吕布想不明白。
入夜。
长安城内,靠东的某处府宅。
宅院正中的大堂里,布满了缟素白条,配上夜晚的清冷,一片凄然。
很显然,这家府宅中有了白事。
顺着燃起的烛火,向堂内望去,供台上摆有肉实瓜果等许多祭品,再看正对大门的墨漆灵牌,上面赫然写着前将军乡侯董公讳卓之灵位。
居然是董卓!
而在堂中祭拜董卓的那位老者,竟是当朝的经学大儒蔡邕!
蔡邕在得知董卓被杀之后,无人为其收尸,不觉为之落泪。
在大义上,蔡邕虽然不曾苟同董卓,但他感念于董卓昔日的知遇之恩,故而私下在府中设立灵堂,追悼董卓。
眼下正值举国欢庆,庆贺董卓伏法,蔡邕居然还敢在私下拜祭董卓,这不是作死又是什么?
就连府中的老管事都看不下去了,过来劝谏着蔡邕“家主,老仆说句您不爱听的话,这个节骨眼而上,您这样公然祭拜董卓,实为不智之举。”
“您看看那位王司徒,之前也是靠巴结董卓才上的位。如今董卓一死,他立马撇得一干二净。还有,喊着要夷族董卓的,也是这位司徒大人,您啊,真应该向他学学。”
蔡邕听得这话,脸庞勃然变色,板起脸训斥起管事“董卓与我有恩,如今他身首异处,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。我若不给他设个灵堂,岂非也成了忘恩负义之徒?此事你不必多讲,我自有决断。”
这些大儒的性格,基本上都属于茅厕里的石头,又臭又硬。
老管事叹息一声,只好退了下去。